“清廉好故事”优秀作品 | 廉洁好故事

时间:2021-12-22 阅读: 王峰

  中国文化,自古以来都甚为看重为政清廉的品德。

  我们的圣人孔子说:“中人之情,有余则侈,不足则俭,无禁则淫,无度则失,纵欲则败。”(《说苑·杂言》)意谓就一般人的性情而言,手里的钱多了,就会奢侈挥霍,不足就节俭。没有禁令就放纵,没有节度就逸乐,放纵欲望就败亡。

  接着孔子说:“饮食有量,衣服有节,宫室有度,畜聚有数,车器有限,以防乱之源也。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,善欲不可不听也。”意谓饮食要有定量,衣服要有节制,住宅要有限度,积储的财物要有常数,车辆器物要有限额,以此来杜绝祸乱的根源。所以法度不能不明确,教育的话不能不听从。

  孔子说的“度量”和“善欲”两条,体现的是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原则。

  这就是说,一方面须设立一定的法律条令给予指导、调节和节制,使人举足有措而适归于治;一方面要通过教育,让人有是非标准和是非之心,知道哪些该做,哪些不该做。

  人由好变坏,是一个渐进过程,不是一开始就变坏的,是由细微的变化慢慢积累起来的。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,只有注意平时的防微杜渐,才能防止由量到质的变化。

  有些人变坏,除了个人的原因,也有制度方面的问题。制度不健全,或者虽有制度但监督不到位,这都有可能让意志不坚定的人走向堕落。因此,制度的完善与落实,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。

  我讲一个古代廉洁的故事。

  在东汉时期有个叫杨震的人,杨震从小没了父亲,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,精通欧阳《尚书》,眼光透彻,知识渊博,被当时人们称为“关西孔子杨伯起”,他教了二十多年的书,州郡长官聘请他去做官,他都没有应允。人们都说他年纪大了,想出来做官也迟了,而杨震却更安心他的教书生活。邓骘听说后就召请他做官,那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了,屡次升迁。

  杨震公正廉洁,不谋私利。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,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。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,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(今山东巨野县境)时,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。晚上,王密前去拜会杨震,俩人聊得非常高兴,不知不觉已是深夜。王密准备起身告辞,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,放在桌上,说道:“恩师难得光临,我准备了一点小礼,以报栽培之恩。”杨震说:“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,所以才举你为孝廉,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。可你这样做,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。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,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。”可是王密还坚持说:“三更半夜,只有我知、你知。不会有人知道的,请收下吧!”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,声色俱厉地说:“你这是什么话,天知,神知,我知,你知!你怎么可以说,没有人知道呢?没有别人在,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?”王密顿时满脸通红,惭愧地离开了。

  在杨震官越做越高时,有一些亲朋好友想给他置办一些产业,杨震婉言拒绝。杨震说:让别人说我的后代是清官之后,把这个一世清名留给子孙,也不是很丰厚的礼物吗。

  近来,在协会党支部的带领下,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,牢固树立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坚定不移做好廉洁工作。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,逐步建立有效的防腐机制的基础上,发现问题、整改问题、反思总结,完善内控管理制度,提升内控管理水平,提高合规经营能力,坚决抵制销售误导和市场乱象,严厉打击“代理退保”,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推动淄博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。